2022年1月,《深圳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出臺,細胞與基因被列為深圳八大未來產業之一,提出強化前沿技術研究和技術應用,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開創產業發展新增長點。同年6月,深圳出臺“20+8”產業扶持政策,提出深化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進“四鏈”融合,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找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優先發展、集中攻關,全力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其中,培育細胞與基因(含生物育種)等未來產業,努力爭取在5-10年內實現倍數級增長。
2022年12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細胞和基因產業促進條例》,并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該《條例》系全國首部細胞和基因產業專項立法,覆蓋細胞和基因產業的多個環節,其中關于細胞的采集、藥物拓展性臨床試驗以及外商投資準入等內容回應了目前企業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促進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2023細胞產業大會2023第十二屆(深圳)細胞與腫瘤精準醫療高峰論壇將于7月在深圳舉辦,大會將設展示區、多場細分論壇,緊密...more
林鑫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
邢棟,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及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研究員
趙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附屬中山醫院雙聘教授,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類器官研究中心”主任PI
王曉林,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同時雙聘為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副研究員
熊春陽,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熊春陽,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于北京大學力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于北京大學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0-2002年在北大電子學系進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留校工作至今?,F為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力學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委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類器官與器官芯片分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委會微納尺度流動專業組委員。目前主要從事力學-材料-微納米技術-生物醫學的交叉研究,包括力材料學、力生物醫學、類器官工程、器官芯片等。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納米973項目子課題負責人1項,主持或參加其他國家或地方課題20余項。已發表SCI論文8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累計被引用超過2300次,H-指數30(數據來自谷歌學術)。
鄭磊,南方醫科大學檢驗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南方醫院檢驗科主任,廣東省重大疾病快速診斷生物傳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